2010年一建建筑工程真题及答案(文字版)(5)
(三) 背景资料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 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 :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 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 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 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 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 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 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顺序和节点处理措施。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2.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 了哪些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 4.事件四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 (四) 背景资料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 位采用《建设工程 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工程工期自2009年2月1 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 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 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 6万元;地下一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天。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 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二: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 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 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三:截止到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四: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 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欠款总额为1670万元(含上述利 息及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行使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五: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如下:直接工 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 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还应做哪些现场质量验证工作? 3.事件三中,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的金额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可获得多少工程款?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 间是如何规定的? 5.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项目施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