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预习:工程网络计划的(2)
4.逻辑关系
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或相互依赖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它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中均应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1)工艺关系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称为工艺关系。
(2)组织关系
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资金等)调配需要而确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系。
网络图必须正确地表达整个工程或任务的工艺流程和各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因此,绘制网络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二)绘图规则
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确定的逻辑关系。网络图中常见的各种工作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如表lZ203032一l所示。
2.双代号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所谓循环回路是指从网络图中的某一个节点出发.顺着箭线方向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点的线路。
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不能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双代号网络图中,不能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jpg)
5.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使用母线法绘制(但应满足一项工作用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表示),如图1Z203032-4所示。
6.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如图1Z203032-5所示。
.jpg)
7.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除外),而其他所有节点均应是中间节点。
8.双代号网络图应条理清楚,布局合理。例如,网络图中的工作箭线不宜画成任意方向或曲线形状,尽可能用水平线或斜线;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图面中心位置,其他工作分散在两边;避免倒回箭头等。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1.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如图12203032—6所示。时标网络计划中应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特点。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水平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其主要特点如下:
(1)时标网络计划兼有网络计划与横道计划的优点,它能够清楚地表明计划的时间进程,使用方便;
(2)时标网络计划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
(3)在时标网络计划中可以统计每一个单位时间对资源的需要量,以便进行资源优化和调整;
(4)由于箭线受到时间坐标的限制,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对网络计划的修改比较麻烦,往往要重新绘图。但在使用计算机以后,这一问题已较容易解决。
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一般规定。
(1)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必须以水平时间坐标为尺度表示工作时间。时标的时间单位应根据需要在编制网络计划之前确定,可为时、天、周、月或季。
(2)时标网络计划中所有符号在时间坐标上的水平投影位置,都必须与其时间参数相对应。节点中心必须对准相应的时标位置。
(3)时标网络计划中虚工作必须以垂直方向的虚箭线表示,有自由时差时加波形线表示。
4.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
时标网络计划宜按各个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编制。在编制时标网络计划之前,应先按已确定的时间单位绘制出时标计划表,如表IZ203032-2所示。
.jpg)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1)间接法绘制
先绘制出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参数.再根据最早时间参数在时标计划表上确定节点位置,连线完成,某些工作箭线长度不足以到达该工作的完成节点时,用波形线补足。
(2)直接法绘制
根据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直接在时标计划表上绘制
时标网络计划。绘制步骤如下:
1)将起点节点定位在时标计划表的起始刻度线上;
2)按工作持续时间在时标计划表上绘制起点节点的外向箭线,
3)其他工作的开始节点必须在其所有紧前工作都绘出以后,定位在这些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最大值的时间刻度上,某些工作的箭线长度不足以到达该节点时,用波形线补足,箭头画在波形线与节点连接处;
4)用上述方法从左至右依次确定其他节点位置。直至网络计划终点节点定位,绘图完成。
【例lz203032】 已知网络计划的资料如表IZ203032-3所示,试用直接法绘制双代号
时标网络计划。
巢网络计划工作逻辑关系及持续时间表 表lZ203032-3
.jpg)
.jpg)
【解】
1.将起始节点①定位在时标计划表的起始刻度线上,如图12203032—6所示
.jpg)
2.按工作的持续时间绘制①节点的外向箭线①~②,即按A。工作的持续时间,画出无紧前工作的A,工作,确定节点②的位置。
3.自左至右依次确定其余各节点的位置。如②、③、④、⑥、⑨、⑩节点之前只有
一条内向箭线,则在其内向箭线绘制完成后即可在其末端将上述节点绘出。⑤、⑦、⑧、⑩、⑫、 ⑬、 ⑭、 ⑮节点则必须待其前面的两条内向箭线都绘制完成后才能定位在这些内向箭线中最晚完成的时刻处。其中,⑤、⑦、⑧、⑩、⑫、 ⑬、 ⑭、各节点均有长度不足以达到该节点的内向实箭线,故用波形线补足。
4.用上述方法自左至右依次确定其他节点位置,直至画出全部工作,确定终点节点⑮的位置,该时标网络计划即绘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