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招标采购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三)(4)
第三题 1.事件1中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正确之处以及理由。 (1)不正确之处:招标代理机构提出评标委员会的组成。 理由:应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2)不正确之处: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中包括当地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 理由: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 (3)不正确之处: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4位技术、经济专家。 理由:技术、经济专家没有达到评标委员会成员总数的2/3,至少为5位技术、经济专家。 2.事件2中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妥之处以及理由。 (1)不妥之处:投标人应在购买招标文件时提交投标保证金。 理由:应当在投标时提交。 (2)不妥之处: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理由: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都应退还。 (3)不妥之处:履约保函的保证金额为合同总额的20%。 理由:履约保函一般为合同金额的5%~10%。 第四题 1.投标策略的类型:根据项目特点报价、不平衡报价、计日工单价报价、暂定工程量报价、多方案报价、 增加建议方案、分包商报价的采用、无利润算标等。 2.绘制的决策树如图3-1所示。 3.各机会点的期望值: 点③:1200万元×0.40+780万元×0.60=948万元 点④:1160万元×0.70+740万元×0.30=1034万元 点①:1034万元×0.60+(-5)万元×0.40=618.40万元 点⑤:860万元×0.80+420万元×0.20=772万元 点⑥:980万元×0.60+380万元×0.40=740万元点②:772万元×0.80+(-5)万元×0.20=616.60万元 因为点①的期望值最大,故应参加A工程的投标,且选用本地预制方案。 4.决策后投标方案的报价:(8600+280+1160)万元×(1+3.41%)×(1+10%)=11420.60万元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