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大纲解析(二)(62)
钢筋笼上升,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由于全套管上拔、导管提升钩挂所致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混 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在钢筋笼底口以下3 m至以上1 m时,混凝土灌注的速度(m3/min) 过快,使混凝土下落冲出导管底口向上反冲,其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时所致。 为了防止钢筋笼上升,当导管底口低于钢筋笼底部3 m至高于钢筋笼底1 m之间,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 底部上下1 m之间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 克服钢筋笼上升,除了主要从上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能、初凝时间及灌注工艺等方面着眼外,还应从钢 筋笼自身的结构及定位方式上加以考虑。具体措施为:(1)适当减少钢筋笼下端的箍筋数量,可以减少 混凝土向上的顶托力;(2)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可以承受部分顶托力,具有防止其上升的作用; (3)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1~2道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 部,实践证明对于克服钢筋笼上升是行之有效的。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