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大纲解析(二)(71)
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的混凝 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应使用能张拉多根钢绞线或钢丝的千斤顶同时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筋施加应力,但对扁平管道中不 多于4根的钢绞线除外。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 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 m的直线预 应力筋,司在一端张拉。 (2)曲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应在两端张拉,直线配筋的可在一端张拉。 (3)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的两端。预应力筋采用两 端张拉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后张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 符合设计要求。后张预应力筋断丝及滑移,对钢丝、钢绞线而言,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 数的 1%,每索断丝或滑丝不得大于1根;对钢筋而言,不容许滑移或断筋。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 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 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长期 外露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 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
(责任编辑:·静)